● 上海市醫保定點醫院 ● 上海市虹口區曲陽社區志愿者工作站 ● 虹口區青少年眼病防治臨床基地
醫院電話:400-1120-900一、選對醫院
選擇醫院看病不要著急做決定(除非萬不得已)。可以通過多種渠道,了解多個醫院的情況。或咨詢 一下身邊有過看過類似疾病的的朋友、熟人或親戚;也可通過其他渠道收集一下信息,或網絡查詢等,分別了解一下當地或外地有哪些好醫院,以及醫院的相關情況,如硬件設施、醫生的技術水平等——有關住院條件、床位是否緊張,收費是否合理、服務是否周到,尤其治療效果等。這些都是評判一個醫院醫療和服務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。
二、看對醫生掛對科
每個醫院常有1~2個比較強的專科,也是這個醫院的骨干科室。大醫院的特點就是各科室整體水平比較強,而中等或較小的醫院各科室之間的水平差距可能比較大。
大醫院的分科非常細,一般人到大醫院看病,首先遇到的問題是不知道掛哪個科的號。如果判斷失誤看錯科,不僅浪費時間,還可能延誤治療時機。所以,如果您不能確定自己的疾病屬于哪一科,可以先在網上查詢或打電話到醫院去咨詢。到了醫院,可以先掛普通門診號,經檢查后再看專病門診或專家門診,也可先到咨詢臺詢問。當然,病情比較復雜時,咨詢臺也會出現分診錯誤,而且有些疾病確實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或特殊的檢查,才能搞清楚是什么病和歸哪一科。如果病情比較復雜或多次治療效果不佳,應當掛相關專家門診號。
三、選好醫生4看
(1)看知名度:一般名氣大的醫生,水平也較高。老教授往往知名度高,但年輕醫生中也不乏醫術精湛、醫德高尚者。
(2)看職稱:一般情況下,選擇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醫生為好。這些醫生年富力強,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,反應快,對新的醫藥信息比較了解,一般疾病都能勝任;比較難確診和難治療的病,則選擇有高級職稱的醫生為好。
(3)看學位:博士、碩士等高學位的醫生,往往對某一專科疾病的診斷或治療有較高水平。但醫學是實踐科學,經驗靠積累而來,所以在看學位時要結合臨床經驗。
(4)看醫德:醫德包括品行和責任心。如果醫生向您暗示送禮或診療不認真,這個醫生肯定醫德欠佳。醫術與醫德一般都是相輔相成的。當然,也有少數醫生醫術很好,醫德卻很差。但一般而言,醫德好的人,醫術都很高明。
四、打好有準備之仗
俗話說得好,“不打無準備之仗”。做任何事情好都事先有所準備,看病也不例外。您是不是常會在走出診室后,才猛然想起:“糟糕,我忘了問醫生……”或是當醫生詢問吃過什么藥、做過什么檢查時,常常一問三不知?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,您不妨在看病前先列一張清單,把自己的癥狀、病史、做過的檢查、服過的藥以及想問的問題寫下來。而且,一定要帶上您的病歷和近期做過的檢查報告單,否則重新開化驗單檢查,既浪費金錢也浪費時間,更不利于醫生對疾病的連續觀察與分析。另外,如要做抽血化驗、腹部B超、胃鏡等檢查,需空腹不吃早餐,以免改天再來浪費時間。
五、節省時間,統籌安排就醫流程
了解到醫院的路線、門診時間,大多數醫院有平面示意圖或指示牌,您應該先了解醫院的布局或者咨詢醫院服務人員。
六、準確陳述病史
在陳述病情時,先把您最難受、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病情,用詳明的話告訴醫生,接著敘述您這次發病的經過,如什么時候起病,有什么誘因,最初的感覺如何,隨后有什么變化,伴隨著其他什么不適,做過什么檢查和治療,效果如何(醫學上叫現病史);然后把您過去生病的情況告訴醫生,比如有無類似的疾病發作,生過什么大病,對什么藥物過敏(醫學上叫既往史)。這樣的陳述,可使醫生在短的時間內,對您的病有初步的了解,為下一步的診治爭取時間。如果已經在其他醫院做過一些檢查,應主動向醫生出示這些資料,以免重復一些化驗或特殊檢查。
七、結束就診前8問
結束看病前,您務必弄清楚以下問題:(1)我得了什么病?病因是什么?(2)為什么要吃這種藥?這藥是治什么的?(3)怎樣才能知道藥有沒有效?有沒有副作用?(4)藥要吃多久?這次開的藥吃完后怎么辦?(5)多長時間會好些?(6)不好怎么辦?還需要繼續用藥嗎?(7)還有其他可行的治療方式嗎?(8)今后應該注意什么?
八、取藥以后注意核對
取藥后您應將所領到的藥品和處方一一核對,核對藥名、劑量、用法和有效期,如有不同,及時更換。
九、保存檢查報告單
保存好檢查報告單能使下一次就診少走冤枉路。另一方面,懂得保存就診的資料,也是保護自我權益的一種做法。
十、是否選擇手術
應聽聽級別高的或在該領域威望高的醫生的意見;要尊重手術科醫生的意見,因為手術畢竟是外科醫生做的,他們對手術指征、風險、預后、禁忌癥比較熟悉;對于難度大、風險高的手術,必要時可通過醫院內外大會診的方式予以解決。